大统十四年(550年),在元廓十四岁时,被封为齐王。西魏废帝三年(554年)正月,权倾朝野的安定公宇文泰废黜了元廓的兄长废帝元钦,将17岁的元廓立为新帝。元廓登基之后,称元年,即为恭帝。宇文泰手握重权,野心勃勃,专权干政,控制朝权将自己太师、大冢宰。并且他威逼元廓将姓氏改回复姓拓跋氏。而在元廓登基三个月后,宇文泰又将废帝元钦毒死。
西魏恭帝二年(555年)授予太学助教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年)十月,安定公宇文泰在征战途中去世,令侄子宇文护拥护其子宇文觉掌握军政大权,即使宇文泰去世,身为皇帝的元廓仍然没有反抗之力。之后,元廓将宇文泰第三子宇文觉封为太师、大冢宰、袭封安定公,而之后又被威逼,元廓再晋封宇文觉为周公。
而元廓的一再退让,得到的是宇文觉得谋朝篡位。在同年12月,宇文护觉得羽翼已丰,就强迫元廓禅位于堂弟宇文觉。在元廓禅位第二年,即557年正月,宇文觉称帝,即孝闵帝,建都长安,国号周,史称北周,西魏至此灭亡。元廓被其封为宋公,但是之后,元廓便被宇文觉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,卒年不详。宇文护拥护宇文觉建立了北周政权,而元廓成为西魏的末代皇帝。
元廓禅位与《醉玲珑》中元凌放弃皇位之事不谋而合,二者又皆是西魏皇子。元廓在政期间,对农制改革,期间手工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,也算是小有政绩,但是却生不逢时,只能成为宇文家的傀儡皇帝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